当前位置: 首页 > 部门传真 >正文

守护乡亲健康的天使

2014-11-10 08:50:21

  孙村镇张塘村村医徐彩霞对医术孜孜以求,对患者视若亲人,精心地守护着山村群众的健康。她16年如一日地奔波在乡间,为当地3000多名乡亲提供全天候的服务,她安贫乐道助人为乐的情操受到大家的由衷称赞。

  一年仅有年初一“休假”

  张塘村是由原张塘和高桥两村合并的大村,位于繁、南、铜三县交界处,区域面积7平方公里,有18个村民组,总人口3300多人。当地经济相对落后,留守老人和孩子众多,作为张塘村卫生室的“掌门人”,徐彩霞负责全村人的健康。她的工作有两大内容,一是看病、坐诊和随叫随到上门服务,二是从事公共卫生工作,定期给村民做检查,并给每位村民建立纸质和电子健康档案,对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慢性病患者还得每季度一个不漏地做回访……

  徐彩霞把她的手机号码贴在卫生室醒目处,村里人早已把它记在心中,在徐彩霞的日常生活中,半夜里接到求助电话是司空见惯的事,为了不打搅丈夫和女儿休息,十多年来,她一直单睡,随时做好救死扶伤的准备。

  看到别人在节假日休闲,徐彩霞十分羡慕,她说能睡个安稳觉都是奢望的事,村医也是医生,平时天天要坐诊,一年中的假期一般只有一天,那就是大年初一。徐彩霞对繁琐、繁重的工作毫无怨言,但一谈到家人,她又流露出深深的内疚。她说自己实在抽不开身,这些年饭都是婆婆上门来做;没有时间陪女儿,女儿和她的关系都有些生疏……

  留守老人的亲闺女

  徐彩霞不收出诊费,开的药力求花钱最少疗效最好。张塘村位置偏僻,距离镇中心卫生院8公里,距离县城17公里,当地老人尤其留守老人将徐彩霞的卫生室当成了“大医院”,身体一不舒服便打电话求助。80多岁的郭家昌和老伴相依为命,身患冠心病等多种疾病,时常卧床不起。发病时经常要打点滴,但老人身体太差,只能慢慢输水,一瓶水有时要耗费一天时间,徐彩霞从不厌烦,只要老人一个电话,她就马上赶来。独居的俞淑贞,80多岁,有胃病等慢性病,老人精神不太好,有时无端怀疑配送来的药品过期,有时明明身体没病却要徐彩霞给她输液,徐彩霞不答应她就骂人,甚至摔东西、打人。老人时常在第二天清醒后又亲自来卫生室道歉。徐彩霞对老人无厘头的行为从不生气,当老人病情严重时,徐彩霞又如亲女儿一样陪送她到医院。80多岁的俞定茹老人患高血压、心脏病,多年一直在徐彩霞卫生室就诊,今年被儿女接到南京生活后,她身体不舒服总要医院的医生开徐彩霞曾开的药方,但即使同样的药,她还是嫌弃“效果”没有徐彩霞的好。老人每次回老家总要来看望徐彩霞,每次都要拥抱亲上几口,说徐彩霞比女儿还好,天天想见她……

  乡亲健康就是她的追求

  徐彩霞说自己的耐心是磨出来的,可她的同行们都说她是真的爱村医这个职业。徐彩霞的父亲生前也是村医,她从小就很崇敬医生职业,但父亲却不希望女儿接班,担心她受不了苦,耐不了清贫。但徐彩霞从不放弃梦想,按父亲的要求她从学校毕业后成了一名工人,但一年后,她取出积攒的工资悄悄地报名去读了卫校。她很快取得了村医、医师执业证。这几年,随着实行新农合、“三统一”等制度后,乡亲们不再小病拖、大病扛,有点小毛病就找徐彩霞看,徐彩霞比以前更忙了。面对月收入只有2000多元,有人劝徐彩霞可以到医院应聘,告别24小时的辛苦工作;有人劝她开个药店什么的,收入更多……但徐彩霞总是不为所动,她说我走了,乡邻们生病了怎么办?能给乡亲们带来健康,是我的人生价值,也是乐趣所在……徐彩霞每天都在默默地奉献着,16年来,她平均每年服务农村患者数千人次,她用青春和汗水庇佑着乡亲们的健康。本报记者刘先才

稿件来源:

编辑: 章平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