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昌县发现我国古代最早的分室龙窑
2014-10-20 09:02:21
10月15日至16日,在繁昌窑遗址发掘学术研讨会上,经过多位省内外知名窑址考古专家现场考察确认,骆冲窑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分室龙窑。
骆冲窑从今年6月底开始进行发掘,历时3个多月。骆冲窑遗址面积不到3000平方米,仅发现一座古代龙窑。经发掘,这座龙窑前段部分及窑头早年修建城际铁路时遭到破坏,现存长度26.1米,窑室宽度2.26-2.6米。不同于柯冲已发掘的两座龙窑,骆冲窑龙窑窑室设置了隔墙,在现存二十几米的窑室内,发现隔墙4道。隔墙将现存窑室分为5段,除前段受破坏未发现窑门外,后4段各有一道侧门。骆冲窑窑炉内发现的隔墙将长达数十米的窑室分成4-6米不等的几段窑室,每段窑室有独立的侧门进行进出,已属于分室龙窑的范畴。发掘中,考古人员发现了一件刻有“淳化”年号的匣钵,这为断代提供了明确的信息。骆冲窑出土的喇叭形支座、碗形匣钵也都是唐、五代时期流行的窑具。根据这些发现,考古人员分析,骆冲窑主要烧造于北宋早期,其始烧时代有可能会上溯至五代末、北宋初期。如果骆冲窑的始烧时代追溯至五代,瓷窑考古专家、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书记沈岳明认为,那骆冲窑就可以说是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分室龙窑。
分室龙窑是我国古代南方窑工在龙窑的基础上吸收了北方马蹄窑的烧造技术而发明的一种新型窑炉类型,它满足了窑场追求产量的要求,同时又达到控制火焰、提高窑温和成品率的目的。分室龙窑流行于元明时期,经正式发掘报道最早的分室龙窑属于北宋中期,其结构和此次发掘骆冲窑窑炉非常相似。骆冲窑作为目前发现最早的分室龙窑对研究唐宋时期南北窑业技术交流具有重要意义。章平周
稿件来源: 繁昌新闻网
编辑: 章平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