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让我忘记了病痛”
2014-09-01 09:00:43
“假如命运凋零了美丽的花朵,春还在;假如身体遭遇了无尽的痛楚,梦还在。”这是繁昌县城关一小数学老师胡成爱的QQ签名,也是她的人生座右铭。右肾摘除、类风湿、左肾蛋白尿,各种病痛相继到来,折磨着她本就虚弱的身体。尽管一路行走在疼痛中,她也不放弃最初的梦想——做最尽责的好老师!
病魔来袭,她坚强得让人动容
1998年,胡成爱朝气蓬勃、热情进取,刚参加工作的她爱穿裙装、有灿烂笑容,喜欢和孩子笑闹在一起,对于教学有着远大的梦想。工作中,胡成爱认真钻研学术,努力提高教学水平,很快在同批年轻教师中脱颖而出,在各级各类教学比赛中崭露头角,成为县城关一小的重点培养对象。
然而,全身心的投入,不知辛苦的劳累,使胡成爱忽略了自己的健康,很多时候身体的不适感会被她习惯性地屏蔽。每天晨起,胡成爱的面部以及眼部皮肤会有浮肿的现象。起初,她认为这是自己工作太晚,睡眠不足造成的,适当休息会得以改善。于是,她尽量调整自己的作息,一段时间后,情况并没有好转。去医院检查才知,自己的泌尿系统存在严重问题。2002年的6月,正值青春大好年华的她不得不摘除了右肾。
屋漏偏逢连夜雨。2007年,因为感觉身体越来越怕冷,特别是关节处,经常好似有无数把小冰刀在敲、在剐,跑到医院一检查,她又患上了“不死的癌症”——类风湿。从此打针吃药,百般医治。由于常年药不离口,巨大的毒副作用使她体内各个脏器严重受损。2010年,仅剩的左肾查出了较严重的蛋白尿。幸亏遇见了一个老中医,经过两年多的治疗,她的左肾才慢慢恢复了健康。
药是不能吃了,可关节还在不断僵硬变形,胡成爱只能依靠中医针灸控制病情。200多根针扎在她的身上,密密麻麻的,天天如此,扎针治疗将近8年时间,那痛苦之状是语言所无法表达的。为了不耽搁教学,她和医生约好把扎针时间排在中午。吃过午饭,她就立即赶往医院,扎上一个多小时的针灸后,又马不停蹄地去往学校上课。尽管这样太麻烦,尽管每次都疼得直打哆嗦,但是她觉得用一个多小时的疼痛,换来一天轻松,能像正常的老师一样上课下课,是值得的。
坚守讲台她将爱洒进每个学生心田
2002年至今,疼痛如影随形地跟随了胡成爱12年。亲友、同事、领导劝她以身体为重,申请病休,她都婉言谢绝了。
这么多年来,胡成爱从没有要求领导给予她一丝一毫的额外照顾。甚至,在这期间她接手一个全校闻名的脏乱差班级。第一节课,班上乱哄哄的情景超出了她的想象,她迫使自己冷静下来,以自己小时候上学的趣事切入教学,拉近了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学生们渐渐喜欢上她。白天,除了针灸,她就和学生们在一起,与他们谈心、游戏,甚至每天都要召开班级交流会,引导他们学习知识、运动健身。渐渐地,这个班级顺了。县运动会,班级拿到一等奖;县艺术节,学生们捧回冠军杯;学期末,班级的平均分也一跃成为全镇第二,还被评为了“县少先队雏鹰红旗中队”。
送走了一届,又迎来一届。如今的这批孩子,是胡成爱手把手从一年级带上来的,她再次倾注了无限的心血。同事说,“小胡从早上进班,就舍不得出来。”辛勤的付出总会有回报,她任教的数学常年年级第一,少先队流动红旗挂上就没摘下过。她所带的班级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清明祭扫烈士墓、三年级过十岁集体生日、组建武术兴趣小组和健身操小队……学校文艺展演就是她们班大显身手的好时机了,他们上演《模特走秀》,健身舞激情奔放,颂读《江南》别致清新……台上孩子们精彩纷呈的表演,幕后却是倍加艰辛。一招一式都要手把手地教,从创意到服装,哪一样都是繁琐的工作,并且这些工作还得在教学之外进行。大家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劝她:“别搞了,你身体架不住!”她总是憨憨地一笑:“小家伙们不能死读书!家长们看着自己的孩子这样也高兴!”
12年来,胡成爱没有以病痛为托词而请假,反而更加坚强地站在三尺讲台上。她说:“是孩子们让我忘记了病痛,只要身体允许,我就会坚守在讲台上,直到生命终止。” 本报记者沈芳群
稿件来源:
编辑: 章平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