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部门传真 >正文

“三线三边”环境治理实现常态化管理

2014-07-21 08:38:38

  繁昌县将“三线三边”环境治理工作与“美丽繁昌·美好家园”环境建设专项整治行动有机结合,县政府将环境治理工作纳入文明程度指数测评体系、年度目标管理考核和申报文明单位参评依据。并通过督查督办、情况通报、后进约谈、考核验收等制度,对“三线三边”环境治理工作实现常态化管理,初步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各方参与、合力攻坚”的工作机制。

  科学谋划,统筹安排治理工作

  县委、县政府成立由县委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县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第一副组长,各有关部门、各镇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并通过落实五项措施,强化工作保障。建立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多元投入经费保障机制。县财政设立奖补资金,各镇将治理工作所需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优先投入群众反映突出的环境治理薄弱地段和先行示范区域,确保资金跟着任务走。根据县领导组治理工作实施意见,按照部门职责分类制定公路沿线垃圾治理、违法建设、广告标牌、矿山整治和绿化覆盖治理子方案,进一步细化工作任务,明确责任主体,为顺利推进全县公路沿线治理工作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分步实施,科学有序推进治理工作

  按照“依法整治、属地管理、分步实施、深入推进”的原则,县交通部门制定了《繁昌县交通运输系统“三线三边”环境治理工作实施方案》和《繁昌县道路沿线维修点专项整治工作方案》,根据方案安排,计划通过集中整治、拓展延伸和全面覆盖三个步骤,完成全县公路沿线的治理工作,2014底前完成公路沿线垃圾清理、广告标牌和违章建筑治理,基本消除“脏、乱、差”现象。

  细化目标,多措并举推进治理工作

  交通部门积极对境内S321、S216沿线环境进行治理。截至6月10日,共清理垃圾20余吨,拆除非法广告标牌18块,补植15公里路肩绿化,修剪35公里行道树,整修清理80公里路肩和边沟,施化20公里公路标线,关停非法维修点61家、规范经营维修点23家,搬迁1家,累计投入资金1150余万元。精细管理,制作繁昌县“三线三边”公路沿线环境治理作战图,明确标注工作任务、进度安排和时间节点。根据工作进度适时对治理工作进展进行更新,实行动态化管理。在开展省道沿线治理工作的同时,县交通部门积极开展农村公路沿线治理,计划投入3000余万元,实施3条路段的示范路建设和绿化提升工程,促进省道和农村公路沿线治理工作齐头并进,全面提升全县公路沿线环境。

  部门联动,扎实有效推进治理工作

  “三线三边”公路沿线环境治理行动,涉及垃圾污染、违法违章建筑,广告标牌、矿山生态环境治理和绿化改造提升等多个方面。为保障治理工作有效推进,公路沿线治理工作由部门行为上升为政府行为。由各镇对辖区内治理工作负总责,建立“线长、边长、重点长”制度,由交通、国土、城建、规划、林业、市容、市场监管等部门按照工作职责分类对垃圾污染、违法违章建筑,广告标牌、矿山生态环境治理和绿化改造提升等整治内容进行治理。通过开展公路沿线废弃矿山地质环境生态恢复治理、“三线三边”绿化提升行动、道路沿线维修点专项整治、道路沿线废旧物品回收点专项整治等工作,全县省道干线公路沿线环境得到有效改观。通过严格考核奖惩,落实部门联动的长效机制。县政府将环境治理工作纳入文明程度指数测评体系、年度目标管理考核和申报文明单位参评依据。 刘先才

稿件来源:

编辑: 章平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