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县超载率由48%下降到0.05%
2014-07-14 08:48:42
自去年以来,各镇、相关部门积极作为,联动配合,超限超载行为得到有效遏制,公路通行能力明显提升,全县基本实现了“全覆盖、零超载”,治超工作取得初步成效,全县超载率由48%下降到0.05%。
近年来,全县治超工作力度持续加大,治超工作取得一定成效。货运车辆的超限超载严重损坏交通基础设施、危害道路交通安全。根据国家现行路面设计规范,一辆超过核载30吨的机动车在路面行驶一次,等于该车在正常核载情况下行驶45000次,车辆超限超载加剧了公路和桥梁的损坏程度。以繁昌县公路建设为例,新建公路正常使用寿命为6—8年,但由于超限超载运输,公路受损严重,新建公路一般在2—3年即要大修,4—5年就要重建,公路建设资金常年重复投入,政府性投资用于公路建设平均每年多增加支出4000—5000万元以上,经济损失十分惊人。同时,超限超载运输对道路环境、群众出行和道路交通安全也带来极大的影响。因此,治超工作对保护交通基础设施、遏制重特大交通事故、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自2011年以来,按照省交通运输厅、省公安厅部署,繁昌县先后开展了联合1号、联合2号、雷霆治超、整治非法改装车辆企业等多项专项行动,特别是2013年5月以来,组织开展“美丽繁昌·美好家园”环境整治建设专项行动,以治超为工作重点的道路运输污染整治取得显著效果。一是“政府主抓、部门联动、综合治理”的体制不断完善。县委县政府着眼长远,下决心、动真格,在政策上大力支持,安排财政专项资金,协调相关部门和各镇全力投入治超攻坚总行动,支持各项工作措施推进。二是追责考核力度逐步加大。通过落实货源单位主体责任、货源单位所在镇政府责任和相关部门责任,不断加大违法违规货源单位和运输车辆的查处力度。对查获的违法违规车辆逐一予以处罚,对6家货源单位予以停产整顿处罚。三是工作机制和措施不断健全。通过宣传,逐步提升社会对治超工作认识,营造了良好的治超氛围。通过切割非法改拼装车辆、安装密闭化运输装置、建设矿产品运输监控系统、打造示范路项目等工作措施,繁昌县超限超载态势得到有效治理,超限超载率下降至0.05%。四是治超效果辐射影响显著。泼洒、扬尘等二次污染现象和公路大面积、非正常损坏明显减少,全县公路通行条件和安全保障能力大幅提高。车辆运输安全和运输市场秩序进一步规范,公路货运平均运价也得到合理回升。刘先才
稿件来源:
编辑: 章平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