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部门传真 >正文

真情关爱 乐于奉献

2014-06-09 09:00:09

  “老牛亦解韶光贵,不待扬鞭自奋蹄。”平铺镇新林村关工委主任储根普常用此来勉励、鞭策自己努力工作。他虽已年过古稀,身材较为瘦小,但精神饱满,激情高涨,对村关心下一代工作兢兢业业,甘洒余热,为该村关心下一代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被广大“五老”同志誉为“村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带头人”。

  储根普今年72岁,1988年入党,曾在镇办企业工作多年,1991年调任新林村党支部书记,1999年退休。退休后,本应在家中颐养天年,但他闲不住,心里总是牵挂着对青少年的关心和教育,积极参与关心下一代工作。2009年,镇、村党组织为加强新林村关工委的工作,安排储根普担任村关工委主任。当时,他的老伴和子女都不赞同,好言相劝,说他过去工作辛辛苦苦,既然已退休,就在家好好休息,带带孙子,安度晚年,不要再到处奔波受累劳神了。但是,储根普出于对关心下一代工作的热爱和热心,耐心地做老伴和子女的思想工作。他说,既然镇、村两级党组织信任我,而且关心下一代工作十分重要,我就应该服从组织安排,发挥余热,尽己所能,党的需要就是我的选择。他说服了老伴和子女,愉快地接受了党组织交给的任务,挑起了村关工委主任这副重担。从此,他便全身心地投入到关心下一代工作之中。

  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需要一支有爱心、讲奉献的“五老”队伍。为此,储根普将村关工委班子和“五老”队伍建设作为首要工作和基础工作来抓。在加强班子建设的同时,他还通过多种举措,积极动员一批德高望重又有工作热情的“五老”加入到村关心下一代工作队伍,从2009年的15名发展到现在的45名,并按各自的特长安排充实到“六教”、“六助”活动小组当中,使“五老”队伍不断发展壮大。

  他担任村关工委主任后,立即组织“五老”冒严寒、顶酷暑,深入到全村25个村民组共850多户,逐户进行走访了解,并与学校密切联系和配合,将全村所有关工对象基本情况和家庭状况进行登记造册,建立台账,做到底细清,情况明,特别是对留守儿童、特困学生等特殊群体更是牢记在心。全村目前尚有贫困中小学生11人,其中特困生3人。如何帮助这些贫困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储根普和广大“五老”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们多次召开会议研究解决之策。在他和“五老”热心帮助下,已为王莹莹等7名贫困学生申请到了芜湖市爱心助学基金共3700元;2012年,又帮助失去双亲、父母残疾及本人残疾的胡文俊等3名特困学生申请到繁昌县恒宇粉末冶金公司爱心助学资金1600元(初中600元/人,小学500/人),并亲自送到3位特困生家中,家长十分感激;2010年,村里为3名特困生购买饭菜票,帮助他们解决了中餐伙食;村每年都为11名贫困生购买书包等学习用品,四年共计4700多元,这些学习用品都由村关工委送到贫困生手中。每年六一儿童节,村关工委都要为新林小学捐款,资助学校开展活动,并和同学们一道欢庆节日。四年来,共为学校捐款2000余元。在储根普等“五老”的感召下,一些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也纷纷捐资。仅2013年,就有3位个体饭店经营者参与捐款活动,共为新林小学捐资1500元。新林小学有学生800多名,学校大门前原来一直没有停车场,每当上学或放学时,学生、家长和车辆交织在一起,经常出现碰撞现象,很不安全。储根普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经过调查和思考,建议在学校大门口修建一个停车场,方便家长接送孩子,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上下学环境。村领导对他的建议非常重视并积极支持,立即拨款,组织施工,很快一个1100多平方米的水泥停车场建成了,解决了多年来学校大门前上下学拥挤和不安全问题。教师、学生家长都说储根普为学校和孩子们又办了一件实实在在的大好事。 张昌书 张仁孝

稿件来源:

编辑: 章平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