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部门传真 >正文

昔日的“老上访” 今日的群众带头人

2014-02-10 09:13:08

  去年5月,峨山镇湾店村龙头组的1.2公里水泥道路终于贯通,结束了当地群众的“行路难”。自此,人们经常会看见这样一个身影:他左手拿着簸箕,右手拿着扫帚,这儿走走、那儿转转,看到哪段路上纸屑、烟头的,他就佝偻着背,把路面清理干净,不知疲倦。这个人就是该村民组组长徐友生。

  现年70岁的徐友生是一位有48年党龄的老党员,他和蔼慈祥,身体硬朗,却不善言辞,真诚憨厚的样子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看到村里道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他主动站出来,汇集民意,积极向政府部门反映情况。在政府部门的支持下,村民主动出资、出力,整修了道路。期间,徐友生受到过少数村民的质疑、不配合,但最终他的执着打动了群众,得到大家的拥护。“我什么也不图,只为给别人提供方便,自己也方便。作为一名老党员,我深知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宗旨,但人老了,做不成什么大事,只好做点微不足道的小事。”

  临危受命,担任村民组长

  徐友生曾是民办教师,教书20年,因待遇保障问题,上访之路一走就是10年。在繁昌县开展的“双联系”工作中,县司法局长许光龙走进老人家,认真讲解政策,耐心做思想工作。尽管问题一时难解,但他的怨气逐渐化解。

  湾店村龙头组历史遗留问题较多、情况复杂,村民组长的位置空缺已久。随着美好乡村建设的推进,湾店村决定对龙头组进行环境整治,村里更需要一个带头人带领村民建设家乡。面对各级领导耐心细致的宣传,以及村民们对美好生活的殷切期盼,该组威望最高的老党员徐友生“临危受命”被推选为村民组长。

  集资修路,艰难的历程

  “想要富,先修路,路畅通,百业兴。”龙头组地势较为崎岖,出行不便。村民要将农产品拿到集市上卖,要走很长的山路,严重影响了村民发展种养业的积极性。修路成为村民们最迫切的愿望,也是徐友生的一块心病。经过测算,整修龙头组总长约1.2公里的道路,要花上20万元。能不能先让群众自己集资?这个想法得到了大多数村民的赞同。有些群众心里有疙瘩,不愿意出钱,加大了集资工作的难度。期间,甚至有两次不得已把筹款退还给出资的村民。徐友生没有放弃,找来同组的“钉子户”的亲友,挨个上门给他们做思想工作,直到他们都痛痛快快地贡献出自己的力量,支持修路。“徐老说的对,修路难一时,烂路难一世。这路盼了这么久,现在看到希望了,我们就是束紧腰带也要凑齐修路款!”各家各户的经济情况不同,出资几百元到几千元不等,很快龙头组200多村民共自筹到资金12万元。此外,村民们也乐意义务投工投劳整修道路。

  徐友生又登门拜访了本组东山联户石子厂,负责人被他的诚意打动,愿意免费提供修路所需石子。算上“双联系”单位繁昌县司法局与县交通局、信访局的多方协调,筹得的3万元,前期全部启动资金到位。5月,作为环境整治序幕的龙头村民组1.2公里水泥道路终于动工。别的村搞建设,完全依靠各级政府投入,而龙头组积极主动集资投劳,整修出行道路,在全镇,乃至繁昌县当属首例。

  历经艰辛,幸福大道终完成

  整修道路刚开始,徐友生就成了村里的大忙人。每天,徐友生总是第一个上工,最后一个离开,70岁的老人干起活来,一点儿也不比年轻人差。中间休息的时候,他爱到处转悠,“检查”别人的工程质量,一看到偷工减料、不够标准的“活”,便不依不饶,责令返工直至达标。采购工程需要的电容器、塑料布等器材,徐友生总会跟老板砍半天价,不浪费一分村民的辛苦钱。在徐友生的号召和感染下,龙头组村民热情高涨,纷纷参与进来,出资的出资、出力的出力。有些在外务工的村民,基于对徐友生的信任,主动把钱打到他的账户上支持家乡的“美好乡村”建设。村民许太志夫妇,在外承包做工程多年,得知徐友生带领村民修路的消息,带上整套修路机械匆匆赶回来,义务修路8天。徐太志说:“他是老党员,也是我们的邻居,他的行动带动了我们的热情。村里有他这样的老党员带头,不但路平了,人们的思想也进步了,村风更正了。”

  龙头组有200多人,能做到人人出钱出力修路,与徐友生的付出分不开,能把群众拧成一股绳办大事。修好的这条路,解决了群众的“行路难”,成了全组200多个村民的致富路。有人说他,都这么大一把年纪了,何苦还要“玩命”地干。徐友生说:“我虽然老了,可能为给子孙后代造福的事出点力流点汗,我心里高兴!”

  道路竣工,又当“村庄美容师”

  水泥路通到了家门口,龙头组的村庄面貌焕然一新。徐友生总觉得还少了些点缀,于是独自上山寻找挖掘麦冬、腊梅,一棵棵亲手栽在新路两侧。1.2公里长的水泥路旁,整齐排列着他亲手栽种的植物,美不胜收。

  因为生活习惯和思想观念的缘故,农村卫生情况不容乐观。在龙头组村庄环境整治前期,垃圾乱扔乱放现象时有发生,公共村道上也常能看到垃圾。徐友生二话不说,拿起扫帚成为了一名义务保洁员。闲暇之余,徐友生喜欢在村民组内转转,看看地上有没有碎纸屑、烟头,有没有不和谐的画面出现,龙头组环境面貌进一步好转。

  今年初,繁昌县文广新局捐赠给龙头组一批健身器材,这可乐坏了徐友生。徐友生又积极参加劳动,协调民工将健身器材安装到规划出的广场上。徐友生表示,村民组长看似官“小”,却直接联系服务群众,责任重大。即便自己年事已高,他也会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模范带头、服务群众,寄情龙头组,发挥余热,为建设环境更加优美、群众生活更加幸福的龙头组贡献自己的一切。 沈芳群

稿件来源: 繁昌周刊

编辑: 章平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