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城管”打造城市“新管家”
2013-11-05 08:36:47
近日,繁昌县数字化城管采集员在巡查中发现,东门小燕子超市门口有一辆轿车违规停靠,严重干扰行人的出行。发现这一情况后,采集员立即掏出身上的“城管通”,打开专用软件,现场拍照,并编辑问题说明,上传至繁昌县数字化城管监督指挥中心。指挥中心立即将问题派遣到相关部门,10分钟内,执法人员赶到现场,引导车辆停放在停车场,并对当事人予以批评劝导。收到处理反馈后,采集员再次来到事发地核实,确认无误后,才认定结案。
据介绍,数字化城市管理就是把路灯、邮筒、果皮箱、停车场、电话亭等城市元素都纳入城市信息化管理的范畴,给每样公物配上一个“身份证”。如果电话亭损坏,路灯不亮,经数字化城市管理流程,有关部门就会在第一时间把问题解决掉。
“数字化城管采集员每天步行在县城的角落兜兜转转,专门‘挑刺’。他们每个人都配备了信息采集器,在县城划分的万米单元网格内,每天进行巡查,一旦发现问题,就可以通过信息采集器及时上传。”繁昌县城管执法大队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说。信息采集器是一个集定位、录音和拍照等多功能于一身的智能终端,安装的软件城管通,可以配合采集员完成问题的上报、核实和核查。对信息采集员来说,他们每天巡查的任务,就是管理城市部件和处理突发事件。对于城市中的井盖、道路、草坪等设施,繁昌县运用地理编码技术,将城市部件按照地理坐标定位到了万米单位网格地图上,有公共设施类、道路交通类、园林绿化类、土地类等市政设施,方便每个信息员划分责任范围,并能够落实到各个管理单位进行及时解决。对于突发事件,也有统一的标准进行编码和属性定义,可以及时定位并精细管理。
繁昌自实行“数字城管”以来,将中心城区、各街道驻地等细化分为许多万米单元网格,大到道路、高架桥、公共厕所,小到垃圾箱、路灯、护栏、各类井盖,都有了各自的数字“身份证”,一旦发现问题,就能第一时间定位、第一时间明确责任单位、第一时间进行整改,城市管理因此步入信息化、标准化、动态化、精细化的“数字”时代。在繁昌县数字化城管监督指挥中心,记者看到,大屏幕上各辖区节点路段实时情况一览无余。“以前,城管人员靠‘腿’巡查、寻找问题,往往无法全面细致了解辖区情况。虽然每天都在路上,但效率却不高。”指挥中心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如今若发现摄像头覆盖区域的市容市貌和市容秩序存在问题,可以将画面直接切换过去,任何情况尽收眼底。城管指挥中心可以快速作出指示,通过对讲机呼叫责任单位前往现场调查处理,15分钟内就能接到反馈。据了解,繁昌县数字化城管系统今年总体运行效果良好。1-8月份共受理城市管理案件13774件,其中城管执法大队受理一半,结案率将近百分之百,繁昌正向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大步迈进。 沈芳群景蓉
稿件来源: 繁昌周刊
编辑: 章平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