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岗敬业 真情奉献
2013-07-29 08:38:13
马贞才,一位在村支书岗位上连续工作20多年的农村老支书,一位年过60的农村老支书,从1976加入中国共产党至今,他把美好的青春年华和毕生精力都奉献给了农村事业,他把满腔的热情和满腹的智慧都用在了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上,取得了良好成效。该村获得繁昌县优秀村班子、五好党总支等多项殊荣。
迎难而上谋发展
茶山村现有人口1800人,耕地2400亩。由于缺乏村办企业,集体经济比较薄弱,青、壮年劳力纷纷外出经商、打工,留守在家的大多是老人、妇女和儿童,导致耕地抛荒严重。马贞才带领村两委创新土地流转思路,利用现有的交通、土地、水利优势,主动招商引资,盘活现有资源。从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到流转合同的制定,马贞才都是一手跟进,对于少数一开始不理解的群众,他也耐心地讲解政策,晓之以理。在马贞才的努力下,他将茶山村15个村民组共1500余亩土地成功流转给了种田大户。签约那一个星期,他每天都带领村干部们下队,跟村民们宣传解释承包合同的内容以及签订协议,总是很晚才能回家休息。这样的艰辛马老从来不在乎,只盼着经由他手流转出去的1500亩地重新种上粮食,获得丰收。
土地流转,土地抛荒问题得到解决,种粮大户增产增收,农民更是得到了实惠。因此马贞才提出了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成立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重点扶持有地方特色的种植业,推动农业向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促进村民收入逐年提高的发展思路。去年4月,该村积极引进芜湖客商,流转了坝皂、新桥两个村民组近200亩土地用于种植经济作物吊瓜,如果吊瓜的经济效益确实好,那下一步将动员全村更多的土地流转出去,形成规模化生产,全村农民将实现不用耕地也有好收成的梦想。
保驾护航抓党建
马贞才在不放松抓好产业发展的同时,注重抓好村党支部的建设工作。茶山村共有党员77名,其中60岁以上党员25名,占去总数的三分之一。针对全村党员年龄偏大、作用发挥不明显等问题,马贞才积极发展有威望、能带领群众致富的年轻村民入党。
茶山村田湖村民组41岁的村民谷繁斌,是村里的致富能手,做农药、化肥生意。马贞才有意引导他向党组织靠拢,可是一开始谷繁斌认为入党没什么必要,本分地做自己的生意就好。马贞才认真劝导他,在腰包鼓着的同时思想也要进步,帮助其他村民一起富裕才能真正实现价值。现在,谷繁斌不仅是茶树村的优秀党员,他还承包了村里的几百亩土地,成了种粮大户,切实给予村民实惠。
心系群众,无私奉献
马贞才心里始终装着群众,记挂着群众的冷暖。他总是把村里的事、群众的事,看得比自家的事还重要。不论走到哪里、办什么事情,马老都会随身带着一本民情日记,随时记下村情民意、工作情况、党的新政策新方针等。村里绝大多数农户的基本情况他了如指掌,有的村民前脚刚踏进村部,马贞才就能猜出对方所为何来。在茶山村村民眼中,马贞才是位慈祥的老人,更是个能够交心的朋友、值得信任的书记。茶山村的精神文明建设,在他的带领下,遍村开花,喜结硕果。近年来,茶山村没有发生过一起刑事案件,全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成效明显,全村呈现出经济社会和谐稳定、群众安居乐业的美好景象。
廉洁自律,严于律己马贞才一贯严于律己,廉洁清白。在马贞才的身上,显示了甘于清贫、廉洁奉公的高尚情操。在生活中,他吃的是粗茶淡饭,穿的是旧衣素衫。在工作中,马贞才更是节俭,一分钱掰成两分钱花。他有一辆斑驳破旧的自行车,去村民组开展工作,他都会蹬着那辆除了铃铛不响哪儿都响的自行车前往,从不舍得花钱打车。马贞才的自行车停在哪儿,村民就猜得出他人在哪儿办事情。马贞才时刻严格要求自己,不断筑牢自己思想道德防线,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不谋私利,不徇私情,以身作则,时刻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党员干部中树立了良好形象。 付雪婷沈芳群
稿件来源:
编辑: 章平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