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部门传真 >正文

刘代兄:43岁的“婴儿” 你是妈妈的宝

2012-08-20 10:05:16

  在平铺镇新林村,有这样一对特殊的母子,母亲刘代兄今年已经83岁高龄,她与43岁的侏儒儿子张诗保相依为命,张诗保刚出生没几天就患病,最终落下残疾,身高约1米,连声妈妈都不会喊,穿着开裆裤,走路需要靠拐杖,吃喝拉撒睡完全靠人照顾,是个永远的“婴儿”。即便这样,刘代兄一直对儿子不离不弃,她说“我不能把这个包袱丢给社会,我活一天就要照顾他一天。”

  怕给社会添麻烦坚持自己照料

  刘代兄老家是三山区虬湖人,以童养媳的身份来到新林村,老人共生了6个儿女。43年前,最小的儿子张诗保出生,可是才刚刚过了10天,张诗保就患上了天花,在进行治疗之后,张诗保被诊断为侏儒、重度痴呆。

  刘代兄的丈夫生前患有严重的气管炎,农活做不得,家里家外全靠她一个人支撑。十年前丈夫去世,刘代兄便与张诗保相依为命。

  每天早上五点,刘代兄就得起床做家务,做好早饭给张诗保穿衣,帮他洗漱,让他坐好喂他吃早饭,之后端屎端尿。因为儿子的免疫力不高,所以刘代兄每天都要把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怕儿子得病。

  刘代兄说,张诗保虽然像个婴儿一样,但是非常乖巧,从不吵人,吃东西也不挑食,更没有攻击性,不过也因为张诗保太乖巧,身体不舒服也不会闹,只是不吃不喝,全靠母亲细心才能察觉。“他喜欢看电视,前几年小孙子送了一台电视,可是为了省钱看得不多。”刘代兄说。

  有人曾经提出要她把儿子送到福利院,但刘代兄拒绝了,她说张诗保不会说话,不会走路,别人说什么也不懂,他到福利院需要几个人伺候,那会增加社会的麻烦,还是由她照顾比较好,好在她的身体还能动。

  每月20元的工作也很珍惜

  在老人家的厨房里,记者几乎看不到什么像样的菜,为了防止生病等意外开支,平时吃的菜多是自腌的咸菜。她刚刚腌制的菜瓜自己已经吃不动了,都是给儿子吃的。

  刘代兄家除了一个旧电视机外,再也没有别的电器,堂前有个节能煤基灶,老人说不舍得花钱买煤球而几乎没用过,她拄着拐杖去山上打柴。几年前,刘代兄“谋”到了一份工作,那是在家门口的社区医院清扫厕所,原本卫生院并不需要别人来替他们清扫,但是为了照顾刘代兄母子,每年象征性地给几百元。去年刘代兄拿到了240元的“工资”,老人依然很珍惜,每天她都冲洗大小便池,将厕所里外用拖把拖几遍。

  政府为母子俩盖新房

  刘代兄和张诗保母子俩原住在破旧的土房子里,平铺镇政府了解到他们的困难之后,为他们盖了两间平房,并安装了自来水,村里也给张诗保申请到五保待遇,好心的居民给她送来了木床、凳子等家用物品,民政部门每年都上门慰问。2011年,老人花了200元买了新农保,现在每个月有70元的养老金。

  老人其他几个子女家境都不是很好,一年只有3000元的“五保费”收入让母子俩生活仍很艰难。即便如此,她总是感激帮助过她的好心人。采访中,她指着家里的床、小板凳向记者介绍这些分别都是谁送的,这些她都记得一清二楚。关于照顾儿子,老人很乐观,“我能活一天就照顾一天。”本报记者刘先才

稿件来源: 繁昌周刊

编辑: 刘子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