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工商局:抓网格化管理 促进职能到位
2011-11-07 09:27:07
县工商局在工作中推行网格化管理,整合监管资源,实现履职到位。目前,网格工作模式已在增强干部责任意识、提高职责履行主动性和监管效能等方面取得了较为明显的实效。
网格化监管工作,是为了进一步强化工商职能,深化监管模式改革,推进工作创新,规范执法程序的一项工作。根据网格化监管要求,实行了以县工商局、工商所、巡查组、巡查人员作为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四级管理,层层分解监管职责,明确监管权利,将管辖区域划分为若干个网格区域,确定区域监管责任人,明确监管职责和管理目标,形成综合监管机制,对9000多户市场主体负有综合监管职责。将日常巡查、案件查处、农资台账、商标、广告等各项监管工作直接纳入“网格”,每个干部都有自己的“责任田”,从而变过去的被动接受任务巡查为现在的主动介入巡查,最终实现“问题能发现,事态能控制,监管全程化(事前、事中、事后)”的工作目标,工作主动性得到显著提高。
县工商局制定了《全面推行市场网格化监管系统的实施方案》,从目标管理、职责分工、工作规范、考核评比等方面为“网格化”监管工作构筑框架。同时,市场规范管理局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督查监管,发现问题及时督办解决,半年来共发布了督查通报4期,将网格化工商落实到每个岗位。
随着网格化监管机制的深入开展,工商监管效能得到日益提高。经过大量的前期基础性工作后,各辖区边界清晰,每个责任人都要做到“三清”,即:管理区域清;管理职责清;管理主体清。对辖区内的市场主体户数、坐落位置、主体经营状态、主体信用状况、重点、热点行业企业分布等基本情况做到了心中有数,随之对主体的监管也更加务实。对重点、热点行业和重点商品,责任人根据辖区特点科学地设定市场频率,安排巡查时间,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巡查,发现案源,并做好详细巡查记录,做到了有的放矢,形成了网格化监管书式档案与电子档案相对应、监管对象与监管人员相对应、监管区域与工商职能无缝对接的市场管理体系,目前共开展巡查5408次,案件录入了67件,共有29户农资经营户录入了进货和销货台帐。 姚芳草
稿件来源: 繁昌周刊
编辑: 刘子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