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刚:平凡岗位展风采
2011-06-20 09:51:46
共产党员强刚,在平凡的农技推广工作岗位上严格要求自己,兢兢业业,得到广大党员和群众的赞誉。
为促进农业实用技术推广和应用,加强农作物优良品种的推广,1998年以来,强刚先后主持完成了抛秧秧龄试验、复混肥料对比试验、丰香草莓试种、大棚二茬藕试种、无籽西瓜引种、旱育苗床的培肥与整地技术、无盘抛秧剂的使用技术、水稻直播田整地和施肥、多效唑在水稻育秧的使用技术、超级稻直播栽培技术等二十余项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试验示范推广工作。通过试验示范,总结了新品种栽培特性特点,摸索新技术的最佳运用途径,拓宽了自己的专业知识面,丰富了工作经验。
多年来,强刚共组织实施了十余项科教兴农项目。1998年4月至11月,建立50亩青虾、河蟹示范区,独立完成青虾、河蟹混养技术,亩产青虾15公斤、河蟹30公斤,亩产值4000元,经济效益显著;1999年11月至2000年5月在参加完成复混肥料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该批肥料都不同程度地改善油菜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状况,并对油菜的分枝数、单株有效结果数、角粒数和千粒重具有不同程度的增长作用,较常规处理皆有增产,增幅达6.7%~19.3%;2001年3月至2001年10月主持完成反季节大棚二茬藕高效栽培项目,利用在水田建竹木结构大棚,一年生产二茬藕,一茬花藕比深水塘藕提前一个多月上市,二茬藕和田藕一同上市,亩纯收入1500~2000元,较一稻一油模式增收1000元以上,该项目获县科教兴农项目一等奖、市科教兴农项目三等奖;2001年12月至2004年4月引入资金主持完成果蔬示范园建设项目,建占地5亩联栋钢塑大棚进行果蔬育苗,育苗间隙进行新品种、新技术展示等,该项目实施给当地种植户年亩增收500元左右;2005年3月至今参加组织实施的大棚反季节西瓜高效栽培项目,利用大棚生产反季节西瓜,改变原来的一种一收为两种三收种植模式,全年亩产量在11000斤以上,均价0.9元/斤,亩产值达10000元,而过去农户种植“露天西瓜”亩产不足5000斤,均价在0.2元/斤左右,亩产值1000元。不但瓜农的收入有了明显的提高,还带动了运输、农业生产资料相关行业的发展。因项目实施,项目区种植户户均增收2000元以上,经济、社会效益显著。
为切实有效地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农业实用技术推广,他每年结合春耕、备耕调查,走访农户,了解农民需要的农业技术,举办培训班,组织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自繁昌县争取到新型农民培训项目以来,强刚被县新型农民培训办公室聘为专业课教师,负责多期农民培训工作,共组织40余期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班,受训人员达千余人次,印发技术资料达万余份。
由于工作需要,强刚在2004年10月调到繁昌县农业委员会机关工作,任农业产业化科副科长,2010年又提升为科长。这几年,强刚积极进取、开拓创新,使繁昌县的农业产业化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受到省、市农委的多次表彰。2005年和2006年繁昌县连续两年被评为农业产业化示范县,2010年被评为全省农业产业化工作先进集体。
十年如一日,强刚无论是在基层还是在县农委机关,始终注重学习,不断丰富自己的业务知识;探索工作经验,努力提高自己的工作水平,把自己的工作岗位当作为农服务的窗口,通过自身的努力,架起政府和农民之间的桥梁。在基层,他通过农业示范、引导、培训、服务工作的开展,赢得农民的信任和好评。个人曾先后被原繁昌县三山镇政府评为“先进工作者”、被原繁昌县三山镇党委评为“优秀干部”;2002年当选第二届“繁昌县优秀青年”;先后当选原繁昌县三山镇第十三届人大代表、第十一次党代表、繁昌县十四届人大代表、原繁昌县三山镇区化调整后第一届人大代表。近年来,由于工作成绩突出,多次受到上级部门的奖励和表彰。 (全冰)
稿件来源: 繁昌周刊
编辑: 刘子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