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部门传真 >正文

范金梅:鸡窝里飞出“金凤凰”

2009-11-18 09:30:21

  不论在城市还是在农村,不论是肉鸡还是宠物鸡,男女老少都会养,人人都会,人人能搞的事显然是容易事,也是难做出名堂的事。然而,范金梅,我县平铺镇的中年女子却鹤立鸡群,她从最初的养鸡小作坊,一步步办成了养鸡企业。现如今她的芜湖市钟氏禽业有限责任公司成了“土鸡王国”,年土鸡孵化量达500万羽,不仅如此,她还和老公一起成立了养鸡协会,组建了“五华麻黄鸡”产业合作社,带着乡亲们一起养鸡,使得当地很多农民因此走上了致富之路。而她选育出的“五华麻黄鸡”让姿色一般的土鸡养成了真正的“金凤凰”。

  平铺麻黄鸡是我省新发现的优良肉蛋兼用型、青胫、麻黄羽鸡遗传资源。2009年8月,省农业委员会公布了一批安徽省省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其中,久负盛名的“平铺麻黄鸡”被列入省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之中。有关专家专程对平铺麻黄鸡这种新发现家禽遗传资源进行现场鉴定。专家们深入资源产地实地考察,听取了调查工作汇报,观看了资源介绍专题片,查看了原始记录、系谱资料及相关数据,核实了申报材料真实性,并进行了专家质疑和申请单位答疑等。经过一系列审定程序,审定意见认为,平铺麻黄鸡家禽新发现遗传资源符合《畜禽新品种(配套系)和畜禽遗传资源鉴定办法》的要求,建议上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批准。这是我省畜禽遗传资源调查工作取得的重大突破。

  要说平铺麻黄鸡资源的发现与保护,这与范金梅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1993年,来自南陵县的美丽姑娘范金梅嫁给了繁昌县平铺镇小伙钟国发,嫁夫从夫的范金梅跟着丈夫后面开始学养鸡、孵小鸡,当时他们只是在业余时间搞,鸡养得少,一年只在一、二月孵小鸡,总量也只有一万只左右,而且使用的是很简陋的炼油灯孵化技术,所需要的鸡蛋都是从一家一户“收”上来的,这些鸡蛋时不时因是“陈蛋”(下蛋后放置的时间超过20天)而孵化成了臭蛋。规模不行,技术不行,原料不行,导致范金梅夫妇渴望另辟蹊径谋发展。

  范金梅在孵化小鸡、卖鸡苗的日子里,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只要小鸡出烘房,销售从不是问题,也不知从哪里打听她有小鸡苗的外地人络绎不绝上门求购。敏锐的她感觉这一定有特别的原因,于是她多方查找破解了原因:据繁昌县县志道光六年物产卷记载,平铺周边居民有饲养本地土鸡的习俗,加之多年的自然和人工选择,形成特有的平铺麻黄鸡。平铺麻黄鸡群体体型外貌基本一致,其体型中等、清秀、匀称,胫、喙、趾呈青色。

  自1995年开始,范金梅从此开始将优选土鸡作为自己重要的工作,她在“收”蛋的过程中特意留心人家有标准形象的麻黄鸡,或买土鸡或高价收下其蛋,让麻黄鸡优育优生:活鸡吃的喝的与普通鸡不同,麻黄鸡所下的蛋在孵化时也特别关照,小鸡一出壳再进行一次“选秀”:毛色好、毛密实、腿细、非双冠、个头均匀、体重适中者留下,由自己饲养。当这些小鸡在一斤重时,范金梅再次进行淘汰,将杂毛、体质弱、精神差的隔离,当土鸡长大后,进行第三关PK:体重在2.8至3斤间的土鸡才能取得“平铺麻黄鸡”身份证认可。

  经过10年的努力,范金梅麻黄鸡的队伍渐渐形成正规大军。2006年,她和丈夫成立了芜湖市钟氏禽业有限公司,他们从此有了自己的养鸡公司。如今,他的公司年土鸡孵化量达500万羽,祖代土种鸡4000只,父母代种鸡35000余只,远销全国各地,公司年收入达700万元。

  自己富是小富,大家富才能形成产业规模成大富。当自己效益好了时,范金梅和丈夫带动其他人一起致富。2003年,他们积极筹建平铺镇养鸡协会;2007年,由芜湖市钟氏禽业有限责任公司祖代鸡场牵头,9个父母种鸡场参加,成立了繁昌县五华麻黄鸡专业合作社,合作开发经营五华麻黄鸡种鸡、种蛋孵化、商品鸡(蛋)生产等。他们利用协会、合作社这一平台,向广大养殖户传播相关科学知识和技能。范金梅和丈夫钟国发通过“基地+农户”、“公司+协会+农户”形式,扩大养殖规模,他们在原种鸡场的基础上新建厂房,投入700多万元,增设12台全自动电子孵化机,在他们的带动下,全镇上规模的养鸡户现有60多家,目前存栏20多万只。养鸡协会对新发展的养鸡户,提前上门帮助规划设计,使鸡场、鸡舍尽量达到科学合理,既节省用地又优化环境。为了降低养鸡户的风险,养鸡协会落实技术服务,重点抓好种苗供应和疫病防治。养鸡协会统一供应五华麻黄鸡苗。如今参会(社)农民达300余人,公司获得国家商标总局“五华山”牌商标授权证书。他们还将注册的商标和包装无偿与协会会员共享,让养殖户的平铺麻黄鸡系列产品真正打入市场。

  在范金梅夫妇的带领下,养殖户的效益极为显著,单只鸡饲养效益达8元以上,养殖散户每年也有2万元收入。平铺镇麻黄鸡的饲养量也有显著提高,2005年全镇饲养量达50万只以上,2006年增加近60万只,2008年超过300万只。目前,平铺麻黄鸡核心群数量达3万只,麻黄鸡的保种资源群体有公鸡1.5万只、母鸡20万只。优质鸡种资源得到了最佳的开发和保护。

  范金梅和丈夫先后获得“芜湖市百名经纪人”称号、““安徽省农村致富带头人”光荣称号,2006年又被评为“芜湖市农业产业化带动示范户”,2007年获得“繁昌县第一届十大创业之星”等称号。(刘阿才)

稿件来源: 今日繁昌

编辑: 封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