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坤明:在奉献中收获果实
2009-11-13 10:20:36
说到吴坤明,无论是他的领导和同事,还是他的学生和学生家长,最多的评价是他工作认真,善教乐教,任劳任怨,乐于奉献。吴坤明1995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于黄浒初中从事英语教学工作,并长期担任班主任。今年,被评为县级优秀教师。
吴坤明深深地热爱着教育事业,对教育工作怀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由于学校存在着结构性缺编,因此,他长期担负2-3个班级的英语教学任务。一个不能否认的事实是,农村孩子英语基础要比城市落后许多,这对农村初中的英语来说,就意味着要付出更多的汗水与努力。为让自己的学生学好英语,吴坤明几乎一心扑在工作上。他针对农村的实际情况,确定自己的教学理念,制定自己的教学计划,并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英语教学风格。与其它学科相比,英语作为一门语言课,对教师知识的积累与更新方面的要求更高。为适应不断发展的英语教育教学形势,吴坤明十多年如一日,勤奋钻研,丝毫不怠。他一直积极参加省、市、县等各级组织的新教材培训,不断追踪教育科研信息,及时了解本学科的教育教学动态,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念,潜心钻研教材教法,业务水平得到不断提高。他先后获得县说课比赛三等奖、县公开课大赛三等奖、县学科教学比赛三等奖,并多次指导学生参加各类竞赛并获奖。在2003年、2007年两届中考中,他所带班级英语成绩平均分、优秀率均居全县第三、农村初中第一。
作为一位有经验的班主任,吴坤明具有较强的班级管理能力。他积极研究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并科学地运用到教育教学中。在课堂教学和班级管理中,他充分尊重学生,虚心听取学生意见,尊重学生情感。他从不歧视差生,对每个学生都充满着热爱,一视同仁,平等对待。“留守学生”在农村中学占有很大的比重,吴坤明异常关注这个特殊群体。他掌握了每个“留守学生”的家长电话,定期与家长通电话,向他们介绍孩子们的学习情况和各方面的表现。每到年底,吴坤明还利用学生家长从外地回家过年的时机,登门家访。借助信息沟通和情感交流,形成了学校与家庭良性互动的良好格局,避免了“留守学生”的失控,为这些孩子搞好学习创造了良好的环境。2007年,他所带的班有一位黄同学,平时成绩在学校一直名列前茅,可有一段时间,这个同学的成绩直线下降。对这个异常情况,吴老师非常着急,立即与该生谈话。原来,黄同学的家长虽然在外地打工,可并没有放松对他的管理,相反,还给孩子下目标,定任务,孩子学习成绩稍有波动便严加批评。由于受到来自家庭的压力太大,导致情绪紧张,最终影响了学习效果。得知原由后,吴老师立马打电话给学生家长进行长谈,要求父母与孩子说话要和蔼些,不能给孩子过大的压力,不仅关注孩子的学习,也要关心孩子的休息和其它方面的成长。此次通话后,吴老师发现,黄同学的情况有了转变,情绪也积极乐观起来。在当年中考中,这位同学考取了县示范高中。
稿件来源: 今日繁昌
编辑: 刘子俊